1.诱发肝硬化的原因和治疗方法主要有哪些?

2.健康体检报告书

3.超声对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诊断

4.什么是心包液

5.肝硬化是肝脏反复炎症发作造成的结果,肝硬化能不能好转呢?

6.在心包积液理抽出的血水里,有癌细胞是什么癌

结核性心包炎护理措施_心包结核治疗对于肝硬化的影响研究报告怎么写

你父亲的情况要考虑结核性胸膜炎外,还要考虑是否有结核性腹膜炎可能,而肝硬化的依据不足.

(江苏省人民医院周东辉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诱发肝硬化的原因和治疗方法主要有哪些?

肝硬化患者,如果不防治,不治疗,不控制,是很容易引起病情变化,导致死亡的了,如果你防治,积极配合,日常注意防治调整,控制住病情,并发症没有出现,就不会危及到患者的健康。

肝硬化患者,建议在防治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情绪:保持乐观的情绪对肝硬化的治疗很有帮助。在肝硬化的发病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烦躁激怒、暴怒的情绪变化,会刺激机体发生应激反应,使人体内分泌系统发生改变。肝脏和内分泌腺功能休戚相关,可促使某些激素的合成、转变和分解。激怒时引起分泌肾上腺素,刺激肝细胞使肝细胞内的GPT分泌到血清中,使肝细胞愈加受损。另外,忧郁、思虑、悲伤等情绪均可导致肝气郁结。气滞则血瘀,致生瘀积、肿块(肝硬化);气滞疏不利,则津液不布,水道不输,致生膨胀(腹水),皆使病情加重。患者一定要保护心情的通达,配合医生治疗,否则虽有灵丹妙,也是枉然。

静养:得了肝硬化以后,患者还需注意静养。肝为人体代谢和合成蛋白的主要枢纽,当肝细胞被增生纤维组织分隔,形成结节状小叶,即肝硬化时,会使各类血管间失去正常关系,肝细胞内营养障碍,导致肝功能代偿不全,从而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变,如内分泌紊乱、蛋白倒置……等。若超负荷体力活动会增加肝细胞的负担,加重病情的发展。因此,在代偿期的患者不应过劳,而失代偿期的患者,则应卧床休息,这样,才能保护肝脏。同时可喝古方诺甘达茶来缓解失代偿期给肝病患者带来的痛苦,其对患者的恢复也有一定的效果。

健康体检报告书

肝硬化对于不少朋友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大家知道诱发肝硬化有哪些原因吗?肝硬化怎么治疗呢?下面由我为大家讲解下肝硬化的原因与治疗吧。

诱发肝硬化的原因

一、遗传和代谢性疾病

由遗传和代谢性疾病的肝脏病变逐渐发展而成的肝硬化,称为代谢性肝硬化。

二、肝脏瘀血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和各种病因引起的肝静脉阻塞综合征,均可使肝内长期瘀血缺氧而导致肝小叶中心区肝细胞坏死、萎缩和消失,网状支架塌陷和星芒状纤维化,称淤血性肝硬化。

三、长期胆汁淤阻导致肝硬化

有两种型别,即原发性胆汁型肝硬化***由于肝内胆小管阻塞而引起***;另一种型别为继发性胆汁肝硬化***由于肝外胆管阻塞引起***。成人的阻塞多由于胆石、狭窄、癌肿、慢性胰腺炎等引起。

四、免疫紊乱

狼疮样肝炎引起的肝硬化。

五、化学毒物或药物

许多化学毒物或药物可损伤肝脏,长期或反复地接触工业毒物,如四氯化碳、砷、氯仿等,或使用药物如异烟肼、甲基多巴、四环素、氨甲碟呤等,可产生中毒性或药物性肝炎以及慢性活动性肝炎,进而发展为大结节性或小结节性肝硬化。此类肝硬化主要以长期接触化学毒物、长期服用***滥用***药物的人多见。多种因素都会引发肝硬化的发生。

六、性肝炎

性肝炎是引起肝硬化的主要原因,尤其以乙肝和丙肝最容易引起肝硬化,称为肝炎后肝硬化。急性或亚急性肝炎如有大量肝细胞坏死和纤维化,可以直接演变为肝硬化,尤其是慢性活动性肝炎;甲型肝炎与戊型肝炎等一般不转为慢性,且在急性期症状也相对不严重,所以一般不会引起肝硬化。

七、慢性酒精中毒

往年调查,在欧美国家酒精性肝硬化约占全部肝硬化50%-90%。如今在国内嗜酒者也不在少数,酒精性肝硬化也呈上升趋势,应引起国民的注意。

肝硬化患者的饮食治疗法

1、饮食多样化

由于肝硬化患者的食欲和消化能力都较差,因此,饮食应尽可能多样化,且要新鲜、味美,以 *** 食欲,增进消化。慎食某些辛辣食物***包括葱、蒜等***、生硬食物和含植物纤维素较多的蔬菜等也应慎用,因为有 *** 或渣滓过多的食物可引起曲张的食管静脉破裂、出血。肝硬化腹水治疗方法。

2、低盐饮食

伴有腹水或浮肿的患者,要给予少盐或无盐饮食。因为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钠可使水在体内储留。一般在限盐的同时还需适当限制饮水量。但由于肝硬化产生腹水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肝功能减退,肝脏制造白蛋白的能力不佳,使血浆中白蛋白浓度减退而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因此,对肝硬化患者来说,限制水、钠是比较消极的办法。肝腹水能不能治好只有增加食欲,加强消化、吸收能力,增加患者蛋白质的摄入和吸收,才是饮食治疗中最重要的一步。肝硬化腹水治疗方法。

3、低蛋白饮食

晚期肝硬化并有肝昏迷倾向时,应改为低蛋白饮食。因为蛋白质是一种含氨的物质,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可产生氨,而氨对人体是有毒的。当肝功能严重受损时,肝脏的脱氨作用减退,血氨增多是产生肝昏迷的主要原因之一。进食高价蛋白质食品,在食物的选择上,首先要尽可能进食一定量的含有必需氨基酸的高价蛋白质食品如鱼、瘦肉、蛋及乳类等,以满足康复需要。保证有足够的糖类和维生素。肝硬化腹水治疗方法。

肝硬化的症状表现

一、腹痛

专家介绍说,腹痛是患者腹腔感染的突出症状。一旦患者出现了胀痛症状,那么应该提高警惕,看是否出现了腹腔感染的情况。当肝硬化患者发生腹痛症状时,而且是持续不能缓解的腹痛时,应当带其就医,进行诊断。

二、腹胀

腹胀也是肝硬化病人的常见症状之一。如果经过观察发现患者的腹胀明显加重了,那么应该警惕是否是腹水症状出现或者增加了。

三、发热

肝硬化症状应如何监测?发热一般是提示我们病人可能发生了细菌感染的情况。肝硬化病人的机体免疫力很低,因此较容易发生感染,但是感染又可能会为患者朋友带来更加严重的疾病危害,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当出现发热情况,最好是及时就医。

四、下肢浮肿

专家说,下肢浮肿是低蛋白血症的讯号。出现该情况之后,应当到专业医院检查患者的肝功能情况,然后对症治疗。

五、尿量

如果肝硬化患者的尿量明显减少了,这就有可能是出现了腹水情况。

六、大便次数及颜色

超声对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诊断

体检是医疗的诊断环节,是针对症状或疾病及其相关因素的诊察手段。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健康体检 报告 书,希望对你有帮助!

健康体检报告书篇1

 主检报告

 疾病诊断

 序号 诊断内容

 详情请到以上相关专科进行咨询、治疗或随访。

 其他阳性发现

 1 异常心电图 本次体检心电图检查提示T波改变、异常心电图。

 建议复查,必要时心内科就诊。

 2 屈光不正 本次查双眼矫正视力理想,平时请注意用眼卫生。

 详情请到以上相关专科进行咨询、治疗或随访。

 补充说明

 详细情况见各分科体检的体征描述和小结。

 感谢您来本体检中心体检,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竭

 诚为您服务!

 主检医生: 弓在春

 体检号:71959 体检次数:1

 分科结果

 一般项目

 血压 体重

 120/80mmHg 76Kg

 小结

 身高

 体重指数(BMI)

 183cm 23Kg/m2

 未见异常

 医生: 曲凤清

 内科

 病史 心脏震颤 心律 心音 心包磨擦音 胸部触诊 肺部听诊 肝脏 脾脏 肾脏 肠鸣音 神经系统

 无 无 齐 正常 未闻及 正常 正常 未触及 未触及 未触及 正常 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

 心尖搏动 心界 心率 心脏杂音 胸廓形态 胸部叩诊 腹部 胆囊 腹部包块 移动性浊音 血管 下肢

 未见异常 不大 76次/分钟 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 未触及 无 无 未闻及杂音 未见异常

 小结

 医生: 曲凤清

 外科

 病史 外 颈部包块 乳腺 四肢关节 肛门 直肠 睾丸 下肢静脉

 无 未见异常 无 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 正常 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

 皮肤外表 表浅淋巴结 甲状腺 脊柱 腹股沟疝 前列腺 精索 附睾

 未见异常 无肿大 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 无 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 正常

 小结

 医生: 董秀明

 眼科

 辨色力 矫正视力 眼位 球结膜 角膜 瞳孔 玻璃体

 正常

 右眼0.8左眼1.0 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

 矫正视力:右眼0.8左眼1.0

 裸视力 眼睑 睑结膜 巩膜 前房 晶体

 右 左 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

 小结

 医生: 张彦霞

 口腔科

 颞颌关节 残冠残根 阻生齿 楔状缺损 粘膜 牙龈 固定义齿 牙周

 未见异常 无 无 无 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 无 未见异常

 龋齿 松动牙 牙结石 不良修复体 牙缺失 活动义齿 舌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未见异常

 小结

 未见异常

 医生: 陈英

 多导心电图

 心电图检查

 小结

 T波改变、异常心电 图

 心电图检查:T波改变、异常心电图

 医生: 曲凤清

 腹部超声

 腹部彩色超声检查

 检查所见

 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被膜光滑,血管走行清晰,肝回声均匀未见明显异常回声。门静脉走行正常,内径不宽。肝内胆管未见扩张。

 胆囊大小形态正常,壁光滑,透声好,未见明显异常回声。肝外胆管未见扩张。 胰腺大小形态正常,回声均匀,未见明显异常回声,胰管未见扩张。

 脾脏大小形态正常,回声均匀,未见明显异常回声,脾静脉内径不宽。

 双肾大小形态正常,回声均匀,结构清晰,未见明显异常回声。

 印 象

 肝胆胰脾双肾未见明显异常

 未见异常

 小结

 医生:

 放射科

 胸部

 胸廓对称规整,纵膈气管居中。两肺野清晰

 心肺膈未见异常

 小结

 医生: 黎萍

 检验报告

 肝功能两项

 项目 检测值 结果 参考值 单位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29 N 0-40 U/L 移酶(AST)

 注:N 表示结果正常 L表示结果偏低 H 表示结果偏高

 项目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检测值 26

 结果 N

 参考值 0-40

 单位 U/L

 空腹血糖(GLU)

 项目

 空腹血糖(Glu)

 检测值 5.23 结果 N 参考值 3.9-6.1

 单位 mmol/L

 项目 检测值 结果 参考值 单位

 注:N 表示结果正常 L表示结果偏低 H 表示结果偏高

 血常规

 项目 白细胞 血红蛋白 红细胞平均体积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淋巴细胞比率 中性细胞比率 中值细胞数 红细胞分布宽度SD 血小板分布宽度 大型血小板比率

 检测值 5.30 151 87.6 381.10 43.11 47.62 0.50 40.72 11.5 28.0

 结果 N N N H H N N N N N

 参考值 4-10 110-165 80-100 310-370 8-40 45-77 0.2-0.77 37-50 9-17 13-43

 单位 10^9/L g/L fL g/L % % 10^9/L fl % %

 项目 红细胞 红细胞压积 平均血红蛋白量 血小板 中值细胞比率 淋巴细胞绝对值 中性细胞数 红细胞分布宽度CV 平均血小板体积

 检测值 4.52 39.60 33.4 206.00 9.30 2.3 2.52 13.00 10.6

 结果 N N H N N N N N N

 参考值 4.0-5.5 35-48 26-31 100-300 3-10 1-4.5

 单位 10^12/L g/L pg 10^9/L %

 10^9/L

 2-7.7 10^9/L

 11.5-14.5 % 7-13fL

 注:N 表示结果正常 L表示结果偏低 H 表示结果偏高

 尿常规(男)

 项目 尿胆原 尿酮体 蛋白质 尿白细胞 尿比重测定 维生素C

 检测值 - 0.2 - neg

 - neg

 - neg 1.025

 结果 N N N N N

 参考值 阴性 阴性 0-15 0-15

 单位 umol/L mg/L g/L

 项目

 尿胆红素 血

 尿液亚硝酸盐 葡萄糖 尿PH值

 Leuko/ul

 1.01-1.03

 检测值 - neg

 - neg

 - neg

 - neg 6.0

 结果 N N N N N

 参考值 阴性 0-0 neg norm 4.6-8.0

 单位 umol/L cells/ul mmol/L

 - N mmol/neg l

 注:N 表示结果正常 L表示结果偏低 H 表示结果偏高

健康体检报告书篇2

 体检人数:X人 体检日期:20XX年XX月XX日星期四 报告日期:20XX年XX月XX日星期四 检查项目:内科常规检查、转氨酶(ALT)、HBsAg、胸部、血常规、两对半、 尿检 检查情况 人数 名单(当日体检编号) 性别 无异常情况 X人 邓X坤(7235656805) 男

 张X英(7235656806) 女

 代X燕(7235656807) 女

 田X燕(7235656808) 女

 李X川(7235656809) 女

 李X学(7235656810) 男

 (以下空白)

 附注:①内科常规检查包括血压测定、心脏听诊、皮肤检查。

 ②本报告仅对此次检查项目结果负责,本报告不反映劳动者全面身体健康状况。 电话:0XXX-84115007 XX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址:XXXXXXXX98号 20XX年XX月XX日

 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评价报告

 XXX卫检[2010]第725361号 第1页 共1页 受检单位:XXXXX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我中心于20XX年XX月XX日对你单位XX名员工进行了健康检查。根据XXX卫检[20XX]第725361号《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做出如下评价及建议:

 1、田XX心律稍速,建议不能做高强度工作。

 2、胸部无异常,但建议工厂监督员工作业时佩戴口罩等劳保用品。

 3、每年至少对化学品接触人员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你单位应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建立健康监护档案。

 (以下空白)

 编制:李秀玲 审核: 签发: 电话:0XXX-84115007 XX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址:XXXXX环城南路98号 20XX年XX月XX日

健康体检报告书篇3

 一.体格检查提示

 1.血压

 您的血压 mmHg参考范围(140-90/90-60mmHg),您的血压在 (正常范围/升高)

 1)虽然您的血压在正常范围,但您仍需每年监测血压1-2次。平日注意低盐饮食、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戒烟限酒,适量运动。

 2)高血压会导致心脑血管及肾脏等病变,所以要引起重视。建议您遵循好以下事项:(1)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避免各种诱因,如情绪紧张、低落等,避免剧烈运动。(2)适当低盐,盐每人每天﹤6g(一啤酒瓶盖的盐相当于6g盐)。(3)低脂:避免动物内脏、肥肉、乌鱼、鱿鱼、蛋黄等过多摄入。(4)戒烟限酒。(5)低中度的运动锻炼,如慢跑、快走,每次30-60分钟,每周3-5次,饭后1小时为宜,锻炼至微微出汗为好。定期复查,在医师指导下服用药物并及时与我们的家庭服务团队联系,电话: 745XXXX

 注:首次测量血压高者,不应诊断高血压,应非同日测2-3次血压,

 方能明确高血压诊断。

 二.血常规检查提示

 1.您的检查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

 2.您的检查结果有异常

 1)您的白细胞: ?109 (参考范围4-10?109),白细胞值属 (增多/减少)。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参考范围40-7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属 (增多/减少)。

 中性粒细胞计数: ?109 (参考范围(2-7)?109),中性粒细胞计数属 (增多/减少)。

 上述三项升高或降低的意义类同:

 增多:多提示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等,部分在剧烈运动或劳动后、饱餐、寒冷、高温等情况下亦可短暂升高,若为轻度升高,病人无不适,可在体检1-2周复查,如仍异常,及时至内科就诊。若为异常升高,白细胞计数在13?109以上者不必等复检及时至内科就诊,进一步检查治疗。

 减少:多提示感染、白细胞减少症或再障等血液系统疾病,若轻度降低,无不适,体检1-2周复查,仍异常,及时至内科就诊。明显减少,WBC﹤3?109,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0.5?109应及时至内科就诊。

 2)您的淋巴细胞百分比: %(参考范围20-40%),属 (增多/降低)

 淋巴细胞计数: ?109/l (参考范围0.8-4?109/l),属 (增多/降低)

 增多:多提示感染。如有感冒症状,注意休息,多饮水,医师指导下服用抗感冒药,并于体检1-2周复检,如仍异常,建议您到内科就诊。

 3)您的红细胞计数: ?10/l (参考范围4.0-5.5?10/l),属 (增多/减少)

 您的血红蛋白: g/l (参考范围120-170g/l),属 (增多/减少)

 增多:多见于肺心病、先心病、恶性肿瘤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建议至内科进一步检查治疗。

 减少:常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贫血,建议先至内科查找贫血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4)您的血小板计数: ?109 (参考范围100-300?109),属 (增多/减少)。

 减少:多见于再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液系统疾病,由于血小板减少容易引起自发出血,应及时至内科就诊,进一步检查治疗。

 增多:多见于急染、骨髓增值性疾病等,若有感染,应及时控制感染后复查,仍持续增高,建议至内科进一步检查治疗。

 三.尿常规检查提示

 1.您的尿常规结果在正常范围内

 2.您的尿检异常:

 1)您的尿糖阳性,(正常为阴性)。尿糖阳性主要见于糖尿病,进餐后或输葡萄糖液体后亦可引起尿糖阳性,属生理性因素,若您无糖尿病史,建议您在清晨、空腹时复查一次,仍阳性应及时复查血糖,若同时有血糖高于正常,则提示糖尿病。

 2)您的尿胆红素阳性,(正常为阴性)。尿胆原阳性(正常为阴性或弱阴性):提示您的肝功受损或胆道有阻塞,应及时至内科进一步完善肝功能、肝胆胰脾彩超等检查予针对性治疗。

 3)您的尿红细胞阳性。(正常为阴性)。如果是女性,应排除是否在经期,经期结束后复查即转阴。其他情况多提示肾炎、IgA肾病、肾结石、泌尿系感染等,建议至内科进一步检查、治疗。

 4)您的尿酮体阳性。(正常为阴性)。若同时伴尿糖强阳性,又有糖尿病史,则提示糖尿病酮症,建议多饮水,及时至内科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及补充血容量,否则极易进展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危及生命。若尿糖阴性,血糖不高,多为饥饿性酮体,输注葡萄糖或进餐后复查,多可缓解。如仍异常及时至内科就诊。

 5)尿白细胞阳性。(正常为阴性)。多提示泌尿系感染,建议多饮水,注意卫生,并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抗生素1-2周后复查。

 6)尿蛋白阳性。(正常为阴性)。尿蛋白阳性见于多种原因,分析常见原因如下(1)生理性原因:剧烈运动、寒冷、发热等引起短暂性升高,在诱因去除后复查均可转阴。(2)病理性原因:①若有高血压或糖尿病者,则提示发生了高血压肾病或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或糖尿病一旦出现肾脏损害,均应进行强化治疗,需及时至内科进一步检查并在医师指导

 下用药力争血压<130/90mmHg,糖尿病患者则以胰岛素治疗为首选,力争空腹血糖4.4-7.0mmol/L餐后4.4-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②无高血压或糖尿病者提示肾炎、肾病综合征或泌尿系感染等多种因素。需在医师指导下进一步检查治疗。

 注:首次体检尿蛋白阳性者,需在内科医师指导下,复检2-3次尿常规(留取清晨中段尿),明确肾脏病变存在,并应进一步查找蛋白尿病因,给予针对性治疗。若为复检病人,尿蛋白仍为阳性,排除了生理性原因以后,则考虑病理性原因,建议至内科筛查病因,考虑肾炎、肾病综合征、肾肿瘤者,建议转诊;考虑泌尿系感染者指导抗生素用药,多饮水,注意卫生,并在服药1-2周复查尿常规;考虑高血压肾病或糖尿病肾病者建议以下 措施 :(1)低盐(糖尿病者予糖尿病饮食),盐每人每天﹤6g(一啤酒瓶盖的盐相当于6g盐)。(2)低脂:避免动物内脏、肥肉、乌鱼、鱿鱼、蛋黄等过多摄入。(3)戒烟限酒。(4)低中度的运动锻炼,如慢跑、快步,每次30-60分钟,每周3-5次,饭后1小时为宜,锻炼至微微出汗为好。(5)医师指导下用药,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达标。

 每次尿检均应留取清晨中段尿,体检者需复查的,我们应注明。

 四.生化检查提示

 肝功能检查:

 一 、您的肝功能正常

 二、肝功异常者结果分析

 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

 总蛋白升高或降低的意义,取决于白蛋白或球蛋白,只分析这二者异常病因即可。

 1.您的白蛋白(参考范围40-50g/L),属蛋白血症或低白蛋白血症)

 1.1高白蛋白血症常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浓缩,如饮水量不足、脱水,建议适当饮水,于体检后1-2周复检。如仍异常,建议您到内科进一步检查治疗。

 1.2低蛋白血症常见于以下原因,请综合分析:

 1)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等,此时多同时伴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等升高,若为首次体检发现,应及时至内科进一步检查治疗。若已明确肝炎、肝硬化、酒精肝等,应告知其以意事项:①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感染及情绪郁闷、激动。②忌酒及辛辣饮食。③多食新鲜蔬菜、水果。④避免肝损害物应用。⑤定期复查肝功能。⑥必要时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护肝药物。

 2)部分低蛋白血症,不伴肝功酶升高,但尿常规尿蛋白阳性,应注意肾源性因素如肾病综合征,此时,建议病人至内科就诊,在医师指导下进一步检查治疗。

 3)在肝肾源性低蛋白血症排除后,病人又没有甲亢、恶性肿瘤、肺结核等消耗性疾病,可能为营养不良所致,病人多无不适,建议其增加营养,注意优质动物蛋白摄入,如牛奶、鸡蛋、鱼等,并在体检后2-4周复查,仍持续降低,及时至内科就诊。

 2. 您的球蛋白参考范围(20-30g/L),属蛋白血症或低球蛋白血症)球蛋白>35g/L,为高球蛋白血症,提示肝脏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等,病人无不适,建议体检2周后复查,仍异常,及时至内科就诊。若病人有相应疾病表现,及时至内科进一步检查治疗。

 3.您的总胆红素 参考范围(2-20umol/L),属 (高胆红素血症)

 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胆红素高主要见于溶血、肝脏疾病、胆道阻塞等,根据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所占比例不同,病因亦有所不同,情况较为复杂,建议至内科就诊,进一步检查治疗。

 4. 您的谷丙转氨酶(ALT)u/L参考范围(<42u/L﹚谷草转氨酶 u/L参考范围(≦37 u/L)二者升高提示肝功能有破坏,常见原因如下:

 1)酒精性肝病:有长期饮酒史,肝炎标记物阴性。

 处理原则:①戒酒是关键。②医师指导下服用护肝药物。③平日注

 意劳逸结合,保持情绪愉悦,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忌辛辣食物。④避免肝损害物应用。⑤定期复查肝功能。

 2)药物性肝损害:(有服药史,尤其肝毒物)

 处理原则:①停服相关药物。+上述②③⑤。

 3)脂肪肝(有肥胖、血脂异常、肝脏彩超提示脂肪肝改变)

 处理原则:①平日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感染、情绪不畅。②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忌酒及辛辣食物。③避免肝损害物应用。

 ④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⑤定期复查肝功能。

 肾功能检查

 一.您的肾功能检查正常

 二.您的肾功能异常

 结果分析:您的尿素氮 mmol/L参考范围(1.7-8.3mmol/L),

 您的肌酐 mmol/L(参考范围62-106 mmol/L),您的尿素氮、肌酐属 (升高),提示您的肾功受损,建议及时至内科就诊,进一步检查治疗。若您既往就有肾脏病史,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积极控制原发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感染及情绪不畅,应低盐、清淡饮食,请控制饮食中蛋白质摄入,每日给予0.6g/kg的蛋白质,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如鸡蛋、鱼、牛奶,定期复查肾功能。

 注:若肌酐不高,单纯尿素氮升高,则不一定是肾功能受损,有时消化道出血、发热、高蛋白饮食后等因素亦可导致尿素氮升高,在去除上述因素后,尿素氮就可以降至正常。

 血糖:

 一.您的空腹血糖正常

 二.您的空腹血糖 mmol/L(参考范围3.33-6.11mmol/L)属空腹血糖升高。

 1)空腹血糖>7mmol/L。

 往无糖尿病史,请来院进一步明确糖尿病诊断。

 往有糖尿病史:①饮食控制是关键,建议平日饮食要清淡,总量要控制,吃七八分饱,多吃燕麦等粗粮,低脂、低糖饮食。②适当运动,

 控制体重。③戒烟限酒。④积极配合医生,坚持服药。⑤要学会自我监测血糖,努力使血糖达标(空腹4.4-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4.4-8.0mmolL.)⑥分析您目前血糖状况给予案(据病情及血糖水平选择,可咨询内科医师)

 2)空腹血糖6.1-7.0mmol/L之间的。

 往无糖尿病史者,提示您的空腹血糖调节受损。建议平日清淡饮食,不要过甜,多吃粗粮,多运动,定期复查,反复增高者,行糖耐量检查,排除糖尿病。

 有糖尿病者,说明血糖控制尚可。继续合理饮食、运动、配合医师坚持服药,并做好自我检测。

 血脂

 您的胆固醇 mmol/L参考范围(?5.6mmol/L ), 甘油三酯 mmol/L参考范围(?2.3mmol/L)。 您的血脂监测提示您存在高血脂血症。

 建议您改善您的生活方式

 1)合理饮食,减少蛋黄、动物内脏、鱼籽、肥肉、乌鱼、鱿鱼等高脂食物的摄入,减少动物油脂,植物油摄入,植物油每日每人<20g

 2)适当增加运动量,控制体重在理想范围。

 3)定期复查血脂并使血脂达标,胆固醇目标值<5.7 mmol/L,甘油三酯目标值<1.7 mmol/L,必要时在医师指导下服用降脂药物治疗。

 尿酸

 您的尿酸 umol/L 参考范围(142-340 umol/L),您的尿酸监测提示您存在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可导致痛风、痛风性肾病等,故您要引起重视,引起尿酸高的主要原因是饮食习惯,改善饮食习惯是关键,平日多吃碱性食品如蔬菜水果、马铃薯,尤其西瓜、冬瓜,避免吃动物内脏、海鲜、豆制品、喝肉汤及辛辣食物,避免饮酒尤其啤酒,多喝水,咖啡,不要喝浓茶。每年复查一次尿酸。

 五.心电图

 1.ST-T改变,提示有心肌缺血

 建议您平日注意休息,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适当运动。若有胸闷.憋气等症状,及时到内科就诊。

 2. 各种心律失常(报明确心律失常名字如室性早搏、房颤)。

 建议在医师指导下进一步治疗,并及时复查。

 六.肝胆胰脾B超

 您的肝胆胰脾B超提示您有(据以下情况选择)

 1. 脂肪肝: 建议您平日低脂饮食,控制体重,运动锻炼,避免饮酒,控制血脂达标,定期检查肝功能及肝胆胰脾B超。

 2. 肝囊肿:如无症状不必治疗,做好定期复查,每6个月-1年复查一次肝脏B超,若短期内有增大者,及时至外科复诊。

 3.胆石症:建议您平日饮食清淡,以少渣、易消化为宜,食用油选择植物油,忌油炸、生冷、刺激性大的食品,慎吃动物内脏,多吃蔬菜水果,如有腹痛腹胀等不适请在外科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做好定期复查。

 4.胆囊息肉:建议您饮食有规律,早餐要吃好,注意低脂饮食,禁烟酒及辛辣食物,劳逸结合,保持良好心态,运动锻炼,做好定期复查,每6个月?1年复查一次肝胆胰脾B超,如短期内息肉增大明显或有腹痛等不适,请及时在外科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

 注:以上情况是最常见原因,未列举到的,请与相关科室医师联系。 不要轻易给体检者下明确诊断,每一项异常前要用提示您可能存在什么情况。

 汇总医师:

 ★ 健 康 评 价 ★

 健康评价: 血压高(需定期复查 ) 高血压 高脂血症 高尿酸血症 糖尿病 空腹血糖受损(需定期复查) 超重 肥胖 冠心病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脑梗塞后遗症 脑梗塞恢复期 肝功能受损 肾功能受损 脂肪肝 肾结石 胆囊息肉 胆石症

 健康指导:纳入慢管理 定期复查 门诊随诊

 危险因素控制: 合理膳食(低盐、低脂、低糖饮食)、运动锻炼 、戒烟限酒、控制体重 、保持良好心态 。

什么是心包液

摘要 目的 评价超声心动对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价值及心包剥离术后各项功能指标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超声诊断的21例缩窄性心包炎进行观察分析,着重观察切面超声心动图上心包脏层和壁层增厚、粘连的范围、钙化的程度、形成局限纤维沉积的部位以及心脏大小的改变、心肌受累程度、肝脏淤血的轻重。观察M型超声心动图左右心室收缩期缩小的程度、收缩期室间隔有无增厚及收缩时间间期的测定。用脉冲及连续多普勒测量二尖瓣和三尖瓣舒张期流速、左室收缩末期至充盈间期时间、估测肺动脉压、测量吸气时左室等容舒张时间,并对已行心包剥离术的患者作相关指标的测量,综合对析。 结果 超声检出缩窄性心包炎21例,其中16例行心包剥离术,其中5例因心包粘连未能彻底 剥离,而且有明显心肌萎缩伴心源性肝硬化,术后4个月死亡。其余15例患者经复查均获满 意疗效。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及术后疗效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并可将限制性心肌病与缩窄性心包炎明确地区别开来。

 关键词 缩窄性心包炎;超声心动图

 引言

 缩窄性心包炎是继发于急性心包炎,致使心包上疤痕组织形成并限制心包伸缩、影响心脏收缩和舒张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其病因以结核性心包炎占多数,非特异性次之,少数为化脓性和创伤性。多数患者急性阶段症状不明显,待心包缩窄症状表现明显时,往往失去原有疾病的病理特征。如能及早施行心包剥离手术,其预后效果良好。缩窄性心包炎在临床上与限制性心脏疾病极难鉴别。以往资料报道超声心动图对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仅为提示性。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进展及各项新的测量指标的应用,超声心动图对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已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其准确性不断提高。本文就超声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一 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超声心动图对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组21例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男性17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47.5(37~61)岁 。2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腹腔积液、乏力。其中11例肝脏肿大、压痛、颈静脉 怒张、腹腔积液。14例心尖搏动减弱,心音轻而远,心包叩击音(+)。X线检查心影正常5例 ,16例心影不同程度扩大呈三角形,左右心缘僵直,并可见钙化影。心电图显示QRS波群低电压,各导联T波低平或倒置,13例可见P波动迹,6例合并有房颤。 医学教.育网搜集

 1.2 方法 用VIVID-FIVE型和ASU-01C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着重观察切面超声心包脏层和壁层粘连的范围、厚度、钙化面积及局限的部位,观察心肌有无变性、萎缩,肝脏淤血的程度以确定手术剥离的和判断预后。用M型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右心室舒张早期和缓慢充盈期及心房收缩期心室扩大的变化,收缩期心室缩小的程度及室间隔 有无增厚,测定收缩时间间期。用脉冲及连续多普勒测量二、三尖瓣瓣口舒张期流速 ,左室收缩末期至充盈期的间期,记录吸气对二尖瓣血流的速度和左室等容舒张时间的影响,测量肺动脉收缩压以鉴别缩窄性心包炎和限制性心肌病。对16例已行心包剥离术的患者在术后半年复查上述指标以观察疗效。

 2 结果

 本组21例患者中,16例因诊断明确行心包剥离术,5例因心包感染未控制暂行保守疗法 。

 2.1 术前检查 切面超声显示心包脏层和壁层回声增强,有积液的心包腔内可探及形态不 规则的纤维素沉积,部分脏层心包不连续,呈现“蚕蚀”样杂乱回声,厚度不一。缩窄的心 包相应部位回声致密,局部可显示不同程度的变形、钙化。14例房室沟缩窄呈环状,房室环内收,心室腔狭长,内脏变小。6例在主动脉根部形成缩窄环,心室环内收,心室舒张受限 。19例心房扩大,肝脏显示淤血样改变,肝静脉及下腔静脉增宽。M型显示左室充盈期室间隔过度向前运动,有明显运动异常。收缩期有室间隔增厚,左右心室收缩期缩小的程度相对较大。而限制性心肌病心室缩小的程度较小,室间隔近无增厚。脉冲多普勒显示二、三尖瓣舒张期血流频谱E峰、A峰尖锐、陡直。流速高于正常,压差半降时间显著低于正常,左室收缩末期至充盈间期缩短。吸气时左室等容舒张时间显著延长,二尖瓣血流的速度明显减小,该点可用于鉴别限制性心肌病。连续多普勒测量显示本组患者肺动脉压均小于 6.7kPa(50mmHg),符合相关文献报道,而限制性心肌肺动脉压多大于6.7kPa(50mmHg)。

 2.2 术后复查 由于心脏长期受到束缚,心肌功能常有不同程度的萎缩、变性,心肌功能 恢复较慢。术后半年才逐渐显示显著疗效。该组患者中1例因病程较久,心包广泛粘连,手术只能部分剥离,心肌功能恢复较差,后继发心源性肝硬化,术后4个月死亡。其余患者心包解痼后,心室舒张功能明显改善,二、三尖瓣血流速度明显减低,快速充盈时间逐渐延长 ,肺动脉压较前下降。超声显示缩窄的心包剥离的越彻底,解压效果越好,心肌恢复越快。

 3 讨论

 缩窄性心包炎如能及早进行心包剥离手术,大部分患者可获满意疗效。如病程较久,有明显心肌萎缩和心源性肝硬化则预后较差。超声心动对心包积液的敏感性在90%以上,高于其他任何影像检查。对继发的缩窄性心包疾患,也可同时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对于原有心包炎的患者进行定期复查,有助于及时地诊断治疗。检查中不仅能对心包缩窄的范围和程度作出准确的诊断,为剥离心包手术指导室位,确定剥离范围,提高手术成功率,而且可对心包下心肌萎缩、变性、钙化和继发的心源性肝硬化作出提示,供临床诊断参考。对术后心室 舒张功能的改善和心肌恢复等疗效可作出准确的评估。由于缩窄性心包炎外科治疗常可得到 良好的效果,而限制性心肌病则预后不佳,其临床表现极其相似,临床鉴别极其困难。运用 超声心动检查有助于把二者鉴别开来。

肝硬化是肝脏反复炎症发作造成的结果,肝硬化能不能好转呢?

心包积液是一种较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心包疾病的重要体征之一,心包积液可见于渗出性心包炎及其他非炎症性心包病变,通常可经体格检查与X线检查确定。当心包积液持续数月以上时,便构成慢性心包积液。

心包积液是一种较常见的临床表现尤其是在超声心动图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常规检查方式之后,心包积液在病人中的检出率明显上升,可高达8.4%大部分心包积液由于量少而不出现临床征象。

少数病人则由于大量积液而以心包积液成为突出的临床表现。当心包积液持续数月以上时便构成慢性心包积液。导致慢性心包积液的病因有多种,大多与可累及心包的疾病有关。

扩展资料

心包积液的常见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1、感染性心包积液

包括结核、(柯萨奇、流感等)、细菌(金葡菌、肺炎球菌、革兰阴性杆菌、霉菌等)、原虫(阿米巴)等;

2、非感染心包积液

包括肿瘤(尤其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纵隔肿瘤等)、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心脏损伤或大血管破裂、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甲减、尿毒症、痛风等)、放射损伤、心肌梗死后积液等。

百度百科心包积液

在心包积液理抽出的血水里,有癌细胞是什么癌

在人类几千年的进化过程当中,有很多事情是无法避免的,比如说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肯定会增长血管,肯定会出现硬化表现。

因此像肝脏,如果一旦形成了病变形式,比如说肝硬化,那么在后期它仍然会继续产生恶化的表现,只能说是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来减少它的进一步进展。

肝脏有很强的代偿能力,部分肝脏硬化了,只要健康的那部分肝脏还够用,人体还能运转。但如果任其发展,肝硬化到健康的肝脏不够用了,即肝功能失代偿期后,没有任何药物可以让硬化的肝脏变回健康,唯一能救命的治疗办法就是肝移植。

如果肝脏出现损伤,原因可能是酒精性肝炎、性肝炎、脂肪肝等

早期的肝硬化患者好转的可能性非常大。早期的病情比较容易控制,只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就可以恢复。中期的病人好转的可能性比较小,而且可以好转的病人数目也比早期的要少。到了中期的话,病情恶化速度是比较快的,对于治疗的话是一大挑战。

如果肝脏出现损伤,原因可能是酒精性肝炎、性肝炎、脂肪肝等,就会刺激肝脏细胞对肝脏进行修复,就好比给肝脏上打补丁。如果肝炎出现反复发作,肝脏上的补丁就会越来越多,时间长了肝脏就会出现纤维化,并且慢慢发展为肝硬化。

感染造成的肝硬化需要接受抗治疗

感染造成的肝硬化需要接受抗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抗治疗包括以下两部分:第一,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

抗治疗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延缓和降低肝功能代偿期,保持肝功能不变差。第二,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需要长期治疗,最好选择耐药性好一点的药物。

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

烟酒是引起肝硬化的发病原因

烟酒是引起肝硬化的发病原因,所以不管是抽烟还是喝酒对于健康的危害都非常大,因此为了自身健康,一定要尽早戒烟和戒酒。保持心情舒适,情绪稳定,不要动不动就开始发脾气,对于肝脏也不利,要学会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及时排解负面情绪。

如果肝硬化比较严重,尤其是重型肝炎和肝癌患者,自身的解毒能力下降,肠道内的酪酸梭菌和其它益生菌的含量一般都会更少。这时就可以通过口服益生菌类食品或制剂来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减少毒素的吸收,让肝脏如释重负。

肝硬化是由于不同的疾病因素长期作用于肝脏而导致的一种慢性

肝硬化是由于不同的疾病因素长期作用于肝脏而导致的一种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的肝病终末阶段。从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肝硬化实际上是肝细胞由于不同疾病的因素(包括乙肝,酒精肝等)对其长期的损害,而造成肝细胞坏死;大量的肝细胞坏死后就会导致肝脏纤维组织形成没用的结节,小叶。

通俗地讲,肝硬化就是肝脏变硬了,正常的肝脏是柔软有弹性的,但你的肝脏如果变硬了,失去了弹性,那就是病了,很可能是得了肝硬化了。专业点说,肝硬化是常见的一种慢性肝病,它是由于诸多因素引起的肝脏损害,这种损害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的病变。

心包积液 心包积液是指由于心包病变在心包腔内出现液态物的症状.   心包积液分析对心包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心包积液分析结果应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检查指标如血清学肿瘤标记物、自身抗体标记物与结核标记物进行综合评价。 一 心包积液分析   心包积液分析能够建立性、细菌性、结核性、真菌性、胆固醇性与恶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分析结果也应与临床表现相结合。对怀疑恶性肿瘤的患者,应该检查细胞学与肿瘤标记物如癌胚抗原 (CEA),甲胎蛋白 (AFP), 糖链抗原CA 125、CA 72-4、CA15-3、CA 19-9、 CD-30、CD-25等。对怀疑结核性心包炎患者,应检查抗酸杆菌染色、分支杆菌培养、腺苷脱氨酶(ADA)、γ干扰素与结核的PCR检查。CEA增高,ADA(腺苷脱氨酶)降低可鉴别肿瘤与结核性心包积液。 此外,较高水平的ADA 对心包缩窄有预测价值。但是,必须认识到对结核诊断,PCR敏感性与ADA相似(75% vs 83%),但前者特异性更高(100% vs 78%)。对疑有细菌感染者,应同时做心包液与周身血液厌氧需氧菌培养3次。亲心脏PCR分析可协助鉴别性或自身免疫性心包炎。对心包积液的比重分析(>1015)、蛋白含量(>3.0 g/dL; 心包积液/血清 比值 >0.5)、LDH (>200 mg/dL;血清/心包积液>0.6)、葡萄糖(渗出液 vs 漏出液:77.9±41.9 vs 96.1±50.7 mg/dL )可以鉴别渗出液与漏出液,但是,并不具有直接诊断价值。化脓性积液中葡萄糖值显著降低。WBC计数极低支持黏液水肿;单核细胞显著增高恶性肿瘤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类风湿病或细胞感染者中性粒细胞均可增高。与细菌培养相比,Gram染色特异性虽高(99%),但敏感性仅38%。联合测定上皮膜抗原、CEA与波形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可协助鉴别反应性间皮细胞与腺癌细胞。 二 结核疾病相关标记物    结核菌素试验主要用于测定人群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用于诊断结核病是困难的,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人群感染率很高加上大面积接种卡介苗,许多健康人结核菌素试验呈阳性反应,但通常接种卡介苗后仅为弱反应,反应直径<10 mm。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反应愈强,作为支持结核病的根据就愈重要,特别是强阳性反应对于儿童有价值,尤其是婴幼儿;另一方面,阴性反应并不能排除结核病。   腺苷脱氨酶主用来胸腔积液的检验,但部分非结核性胸液仍有升高的特例,不能完全用来作结核性胸水的鉴别。   结明实验、ICT-TB卡与TB快速卡上述都是结核的血清学诊断方法,简便快捷,是结核的诊断手段,但还不是诊断结核的金标准。结明实验即测定血清中脂阿拉伯甘露糖抗体;特异性较强,有人认为特异性95%以上,敏感性60%左右;ICT-TB卡用5种结核菌抗原(1种为38 kD、两种分泌蛋白和两种标记蛋白)包被层析条,故可同时检测5种结核菌抗原的抗体,同时又因这5种重组抗原纯度很高,所以检测特异性很强。TB快速卡即测定抗糖脂抗原的抗体。似乎这3种监测方法的测定性能近似。    ADA为腺苷脱氨酶,目前临床上主用来胸腔积液的检验上,用来作结核性胸水与其它的鉴别。腺苷脱氨酶在体内广泛分布,主要为催化水解腺苷为肌苷和氨的作用,据文献报道该指标在结核性胸液中明显增高,在恶性胸液中明显降低,故可用来作鉴别之用,但部分非结核性胸液仍有升高的特例,因此尚结合临床综合考虑。    痰涂片及心包积液标本抗酸杆菌检查是利用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性的涂片镜检是结核病病原学诊断的直接提示,也是临床早期诊断、判定疗效、估价病情和流行病学监控十分重要的依据。    所有怀疑结核病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痰标本及心包积液标本均应送分枝杆菌培养。 三 肿瘤疾病相关标记物    在肿瘤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中,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关键。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 TM)在肿瘤普查、诊断、判断预后和转归、评价治疗疗效和高危人群随访观察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肿瘤标志物检测与临床血清是测定肿瘤标志物最常用的样品,但由于血液的稀释作用,检测的阳性率有一定的局限性,若能直接收集肿瘤组织或其附近组织分泌的体液进行测定,可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因此,在心包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应将血清与心包积液同时送检肿瘤标记物检查从而综合评价。    甲胎蛋白(AFP):AFP在胚胎期是功能蛋白,合成于卵黄囊、肝和小肠,脐带血含量为1000~5000 μg/L,1年内降为成人水平<40 μg/L,终生不变。原发性肝细胞癌约70%以上AFP在400 μg/L以上,多逐渐升高,亦有不高于400 μg/L,甚至在正常水平的患者。    癌胚抗原(CEA):CEA是一种酸性糖蛋白,胚胎期在小肠、肝脏、胰腺合成,成人血清含量极低。CEA l965年被发现时,认为是结肠癌的标志物(60%~90%患者升高),但以后发现胰腺癌(80%)、胃癌(60%)、肺癌(75%)和乳腺癌(60%)也有较高表达。    糖蛋白抗原是由于细胞膜成分异常糖基化而形成的抗原。    糖蛋白抗原CA50:是一种唾液酸酯和唾液酸糖蛋白,正常组织中一般不存在,当细胞恶变时,糖基化酶被激活,造成细胞表面糖基结构改变而成为CA50标志物。正常血<20 μg/L,许多恶性肿瘤患者血中皆可升高,如66.6%的肺癌、88.2%的肝癌、68.9%的胃癌、88.5%的卵巢或子宫颈癌、94.4%胰或胆管癌,其他如直肠癌、膀脏癌等皆有70%以上是升高的。    CA125:最初认为是卵巢癌特异的,但深入研究,它也是一种广谱的标志物。正常值以35 U/mL为界,82.2%卵巢癌、58%胰腺癌、32%肺癌,及其他非妇科肿瘤皆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作为卵巢癌的诊断是个重要的标志物,与病程有关。    CAl5-3:是乳腺细胞上皮表面糖蛋白的变异体,近年推出作为乳腺癌标志物,正常<40 U/mL哺乳期妇女或良性乳腺肿瘤皆低于此值。乳腺癌晚期100%,其他 期75%此值明显升高。同样,该标志物也是广谱的,可见于50%肝细胞癌、53%肺癌、34%卵巢癌患者。由于CEA在乳腺癌中也有诊断价值,如两者联合将可提高10%阳性率。 CA19-9:CAl9-9为唾液酸化的乳-N-岩藻戊糖II,是一种类粘蛋白的糖蛋白成分,与Lewis血型成分有关。血清内正常值<37 U/mL(>95%),异常升高也是在多种肿瘤出现,如79%胰腺癌、58%结肠癌、49%肝癌、67%胃癌,如胆囊癌、肺癌、乳腺癌皆有10%左右是升高的。    CA549:CA549也是乳腺癌的标志物,它是一种酸性糖 蛋白,大部分健康女性<11 U/mL,异常升高者比例并不高,可见于50%乳腺癌、卵巢癌、40%前列腺癌、33%肺癌患者。由此,作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CA则还较欠缺,应联合应用其它TM。    CA72-4:CA72-4是一种高分子量糖蛋白,正常人血清中含量<6 U/mL,异常升高在各种消化道肿瘤、卵巢癌均可产生。对于胃癌的检测特异性较高,以>6 U/mL为 临界值。良性胃病仅<1%者升高,而胃癌升高者比例可达42.6%,如与CAl9-9同时检测,阳性率可达56%。    CA242:是一种粘蛋白型糖抗原,可作为胰腺癌和结肠癌校好的肿瘤标志物,其灵敏度与CA19-9相仿,但特异性、诊断效率则优于CA19-9。    细胞角蛋白19 (CYFRA21-1)细胞角蛋白是细胞体的中间丝,根据其分子量和等电点不同可分为20种不同类型,其中细胞角蛋白19在肺癌诊断中有很大价值,是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标志物。在肺癌的血清浓度阈值为2.2 μg/L,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57.7%、91.9%和64.9%。从组织学角度看,鳞癌的敏感性 (76.5%)较腺癌(47.8%)为高,也高于SCC对两者的诊断率。细胞角蛋白19与CEA联合应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符合率已可达到78%。    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NSE是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特异性标志,如神经母细胞瘤、甲状腺髓质癌和小细胞肺癌(70%升高)。正常人血清NSE水平<12.5 U/mL目前,NSE已作为小细胞肺癌重要标志物之一。 四 自身免疫疾病相关标记物   心包积液分析结果应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检查指标如血清学肿瘤标记物、自身抗体标记物与结核标记物进行综合评价。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循环中常出现针对自身组织器官、细胞及细胞内成分的抗体,称为自身抗体。自身抗体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标志。每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都伴有特征性的自身抗体谱。自身抗体检测在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判断疾病的活动程度、观察治疗效果、指导临床用药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病人血液中存在高效价自身抗体是自身免疫病的特点之一,也是临床确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标志之一。主要自身免疫性抗体及其临床意义如下:    ANA(Antinuclear antibodies)是一类能与多种细胞核抗原反应的自身抗体,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都可以出现阳性。如系统性红斑性狼疮(SLE)、混合结缔组织病(MTCD)、干燥症(SS)、全身性硬皮病(PSS)。ANA测定在许多胶原病病人均可呈阳性,需进一步作抗DNA抗体和抗ENA抗体测定鉴别。    抗-dsDNA抗体(double-stranded DNA)在SLE病人的血清中常常可以检测到。美国风湿病学研究院把它作为SLE分类标准的指标之一。    抗-SS-A (Ro) 在SLE、风湿性关节炎(RA)、干燥综合症病人血清中常常可以检测到SS-A抗体,此外在硬皮病、新生儿红斑性狼疮(NLE)病人也可检测到。    抗-SS-B (La) 在SLE、风湿性关节炎(RA)、干燥综合症病人血清中常常可以检测到SS-B抗体,在硬皮病、新生儿红斑性狼疮(NLE)病人也可检测到。SS-B抗体一般与SS-A抗体同时出现。若病人血清中可检测到SS-A抗体而不伴有SS-B抗体的出现,此病人继发肾炎的风险较大。    抗-Sm:30%的SLE病人可检测到抗-Sm抗体,在肾炎病人和某些中枢神经严重损伤的病人也可检测到。    抗-RNP:高达50%的SLE病人和95%的MCTD病人血清中可检测到此抗体,典型的MCTD病人血清中可检测到高滴度的针对Sm/RNP免疫复合物的抗-RNP抗体,而往往检测不到抗-Sm抗体。    抗-Scl-70:40%的硬皮病和20-30%的全身性硬皮病患者中可检测到此抗体,很少在其它自身风湿性疾病中出现。    抗-Jo-1 :20-30%的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olymyositis/Dermatomyositis),30-40%的多发性肌炎患者和高达60%的多发性肌炎伴有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抗-Jo-1抗体。其它胶原性疾病中很少检出此抗体。    抗-着丝点抗体:49%~96%的CREST综合症病人可检出抗-着丝点抗体(Anti-Centromere),并伴有雷诺现象(Raynaud's phenomenon)。临床报告病例中硬皮病伴有胆汁性肝硬化病人此抗体也可呈阳性。    抗-线粒体抗体: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对诊断肝脏疾病很有价值。95%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人可检出滴度较高的抗-线粒体抗体。 小结 结核菌素试验主要用于测定人群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 肿瘤标志物在肿瘤普查、诊断、判断预后和转归、评价治疗疗效和高危人群随访观察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自身抗体检测在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判断疾病的活动程度、观察治疗效果、指导临床用药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