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引起的心包炎_心包结核治疗中胸痛正常吗吃什么药
分类: 医疗健康
问题描述:
我爸爸半年前感觉到胸痛,由于有很长的吸烟史,所以怀疑是肺病。到医院检查肺部有空洞,痰检没查出问题,几次CT都显示肺部有模糊,医院没有确诊是肺结核,只是怀疑是肺结核,吃了4个月的治肺结核的药,疼痛有些减弱,但始终是有胸痛的症状,并且嗓子,气管这一片痛,停药后疼痛加剧,半个月前在郑州医大检查后,医生没有开药,还说不要吃药,尤其是治肺结核的要伤肝,只说要加强锻炼,多做运动。但是不吃药胸痛得厉害,这是不是陈旧性肺结核?胸部的疼痛如何缓解?有没有这方面的专家或者是有相似症状的病友能够提些宝贵的意见!
解析:
胸痛是急诊常见的症状,一般是由胸部疾病引起,胸痛的严重程度与引起胸痛的原因不一定有确切的关系,如胸部带状可产生剧烈胸痛,而急性心肌梗塞的胸痛有时并不很严重。因此,对胸痛的患者应认真检查,尽可能找到引起胸痛的原因。
(一) 胸痛的性质、特征
1?胸痛的特点 胸壁疾病引起的胸痛,定位明确,局部可有红肿、触痛、皮疹、畸形。
2?胸痛的性质 肋间神经炎引起胸痛为阵发性,针刺样痛。食道炎引起烧灼样痛。撕裂样痛多见于夹层动脉瘤。
3?胸痛的部位 胸骨后疼痛常见于心绞痛。左前胸痛也可以是心绞痛、心肌梗塞、左侧肺炎。胸痛放射到左肩部多为心绞痛。
(二) 常见的引起胸痛的疾病
1?胸膜疾病 如胸膜炎、自发性气胸,这些疾病引起的胸痛与呼吸、咳嗽有关。在深呼吸及咳嗽时胸痛加重,常伴有呼吸困难。胸痛位于病变的一侧。
2?心血管疾病 以心绞痛、心肌梗塞为代表,其次为心包炎。这类胸痛多表现为心前区和胸骨后压迫性,堵闷样痛,甚至撕裂样痛。常放射到左肩、颈部及左臂内侧,严重时伴有休克症状。
3?肋间神经炎、带状、食道炎 均可引起胸痛,带状时剧烈胸痛,沿肋间走行,1~2天后皮肤出现密集性小水疱。
4?某些腹腔脏器病变引起胸痛 如膈下脓肿,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
5?胸部外伤 常见于肋骨骨折,有胸部外伤史,呼吸或咳嗽时胸痛加重。
(三) 剧烈胸痛的应急措施
(1) 怀疑心绞痛发作,立即吸氧,休息,舌下含。
(2) 胸膜炎或胸壁疾病引起的胸痛,可以用较宽的腹带在疼痛处固定胸壁,减轻呼吸时胸廓的运动度。
(3) 立即去医院做心电图和X线检查确诊。针对病因治疗。
(4) 适当服用止痛片。
胸痛是指一侧或两侧胸部疼痛的症状而言。临床上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许多疾病如“厥心痛”、“真心痛”、“胸痛”、“肺痈”、“结胸”等都以胸痛为主要症状。《灵枢。五邪》篇:“邪在心,则病心痛”。《素问。脏气法时论》:“心病者,胸中痛,肋支满”。
胸位居膈上,为心肺所居。因胸部为清阳所聚,诸阳皆受气于胸中,故又称为:“清阳所聚之处”或:“清旷之区。”因心主血脉,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肺主气,司呼吸而朝百脉,宗气积胸中,上出喉咙司呼吸,下贯心脉以行血,故心脉有病,或为外邪侵袭,或为情志所伤,或为病邪阻滞,气血不畅,或阴阳气血失调,经脉失养,皆可使胸部脉络瘀阻不通,“不通则痛”而致胸痛。
「常见证候」
风热犯肺:胸胁疼痛,咳嗽喘促,甚则鼻翼煽动,痰黄或呈铁锈色,或伴有发热,恶寒,口渴。舌尖红苔黄,脉浮数。
燥热灼肺:胸痛发热,干咳痰少或无痰,咽干鼻燥,或咳血。舌红少津,脉数。
痰热壅肺:胸痛,咳喘,痰多色黄质稠,或有咳血,或咳痰腥臭,胸闷,呕恶,身热。舌体胖质红,脉滑数。
饮停胸胁:胸胁部疼痛,咳唾、转侧,呼吸牵引而痛,胁闷胀满,呼吸气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弦。
痰浊壅塞:胸部疼痛满闷,咳吐痰涎,脘痞呕恶,形体肥胖。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寒邪壅盛:胸部疼痛,痛引肩背,遇寒痛甚,胸闷气短,心悸,面色苍白,四肢不温,甚则咳喘不能平卧。舌苔白,脉沉迟。
瘀血阻络:胸部刺痛,固定不移,胸闷不舒,夜间加重。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
气滞:胸胁胀痛,或阵发性刺痛,痛处不定,伴胸闷不舒,善太息,心烦易怒。苔薄折,脉弦。
气虚:胸部疼痛,左侧尤甚,心悸,气短,失眠,自汗,倦怠。舌淡嫩,脉弱或结代。
阴虚:胸胁隐隐作痛,干咳,颧红,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不欲饮。舌红少苔,脉细数。
(一)治疗
急性心包炎的治疗包括对原发疾病的病因治疗、解除心脏压塞和对症治疗。
患者必须住院观察、卧床休息,胸痛时给予镇静药、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消炎痛),必要时可使用类药物。
1.治疗原发病急性心包炎应根据不同病因选择药物治疗。如风湿性心包炎应加强抗风湿治疗,一般对肾上腺皮质激素反应较好。对结核性心包炎应尽早抗结核治疗,一般用三联药物,足量长疗程,直至病情控制一年左右再停药,避免因治疗不彻底而复发。化脓性心包炎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反复心包穿刺排脓和心包腔内注入抗生素,疗效不佳时及早行心包切开引流。非特异性心包炎,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能有效。
2.解除心包压塞急性心包压塞时,心包穿刺抽液是解除压迫症状的有效措施。20世纪70年代以前,心包穿刺通常是盲目进行;现代有超声心动图定位,安全度大大提高,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仅为0%~5%。心包穿刺前,可先做超声心动图检查确定穿刺部位和方向。常用的穿刺部位是:①左侧第5肋间心浊音界内侧约1~2cm处,针尖向内向后推进指向脊柱,穿刺时患者应取坐位;②胸骨剑突与左肋缘相交的夹角处,针尖向上、略向后,紧贴胸骨后面推进,穿刺时患者应取半卧位,此穿刺点不易损伤冠状血管,引流通畅,且不经过胸腔,适合于少量心包积液,尤其是化脓性心包炎,可免遭污染;③左背部第7或第8肋间左肩胛线处,穿刺时患者取坐位,左臂应提高,针头向前并略向内推进,当有大量心包积液压迫肺部,而其他部位不能抽出液体时可用此穿刺部位,如疑为化脓性心包炎时,应避免此处抽液,以防胸部感染。心包穿刺时,也可将穿刺针与绝缘可靠的心电图机的胸导联电极相连接进行监护,用针穿刺时同时观察心电图的变化,如触及心室可见ST段抬高,偶见QS型室性期前收缩;触及心房时,可见P-R段抬高及有倒置P波的房性期前收缩出现。心包穿刺应备有急救药品、心脏除颤器及人工呼吸器械等,并注意无菌技术,穿刺部位用1%~2%普鲁卡因浸润,然后将针刺入,直至穿进有抵抗感的心包壁层继而出现“落空感”为止;针头推进应缓慢,如手感有心脏搏动,应将针头稍向后退;抽液不能过快过猛;积液过稠时,可改为心包切开引流术。心包穿刺失败或出现并发症的原因有:①属损伤性心包出血,血液进入心包腔的速度和抽吸一样快;②少量心包积液,即少于200ml,超声提示仅在基底部,心脏前面没有液性暗区;③包裹性积液;④罕见的并发症是心脏压塞缓解后,突然的心脏扩张和急性肺水肿,其机制可能是在心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心脏压塞解除后静脉回流突然增加所致。
(二)预后
急性心包炎的自然病程及预后取决于病因:性心包炎、非特异性心包炎、心肌梗死后或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通常是自限性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在2~6周消退;如心包炎并发于急性心肌梗死、恶性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尿毒症等则预后严重;化脓性和结核性心包炎随着抗生素或抗结核药物疗法及外科手术的进展,预后已大为改善,有的得以痊愈,部分患者遗留心肌损害或发展为缩窄性心包炎。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